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正式启动第三批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各地纷纷行动落实。
自2021年9月双减发布到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官方强调教改进程加快的频次越来越多,这场自下而上的基础设施完善“战役”,表面看是国家层面有序完善基础教育建设,实际上影响着千万的中小学生学习。有改革就有变化,就会有因改革而被“淘汰”的人,这些变化也时刻牵动着千万学生家长的情绪,教改大势关乎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竞争是不争的事实。
通过国家近年来释放的信号来看,未来教改的大趋势一定离不开“科技强国”一词,想必敏锐的家长早已窥到未来教改大势,不了解的家长也应略有耳闻,去年新闻联播更是用10分钟全面报道教育改革动向,阐述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反复强调“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加之科技发展迅速,衍生出许多新奇的职业、新兴的行业亟待探索,这些新兴科技领域也为新人才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这些,都是教改贴合追求科技新人才培养的信号。
经过三年双减及一场大疫的洗礼,教育智能化的特征日趋明显,周而复始的科技发展让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侧重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学习不再是流于表面的只学知识,也不再是无法落地的纸上谈兵,孩子要懂得举一反三、多维涉猎才能轻松应对时代发展,如何在信息长河中精准抓取有效信息也成了一项必备技能。
国家自上而下推动教改强调科技强国的另一面,也是为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知识只是孩子成长进阶的辅助,能力才是立身之本,知识的价值,将让位于能力的价值,如此才不会在教改推进、人才竞争中落后,而那些死磕书本不转化能力的孩子将会被时代淘汰。培养孩子的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中,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生,也是可预见的。
前几年开始推行的中考分流政策,意味着有一半的初中生上不了普通高中,眼看着教改的风吹到初中大考仍不以为然的家长,待到此时再急也会有心无力。很多被分流政策痛击的家长发问:孩子明明小学成绩门门90+初中成绩也在中上等,为什么还会被初中分流“筛掉”?
小学阶段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考试也以日常知识为主,考察的大多都是平时反复练习过的知识,可以说没什么难度可言,只要孩子稍稍上心一些,成绩就能轻松过90,考个满分也不在话下,小学是学霸,初中变学渣甚至辍学的孩子也大有人在,反之小学表现平平初中超车逆袭成为学霸的也是正常现象,因此小学阶段分数并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之所以说分数参考价值不大并不意味着小学阶段不重要,恰恰相反。虽然小学知识量占比小,但是小学学习的时长占了很大比重,科学利用好时间奠定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能为未来初高中的学习省下很多精力,使其在大考中掌握主动性从而不被淘汰;另一方面则是“双减”把原本只属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前置到了中考阶段,那么孩子的准备工作自然也要前置,小学阶段的统筹学习成了关键的一环。
小学阶段的培养是隐性且关键的,只不过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影响深远的内核提升上。早有准备的家长,已经开始“下注加码”给能力做加法——小火慢炖的文学积累比孩子刷一百道题都见效快。
在中考压力和难度逐渐增加的状态下,要想初中成绩更稳定更突出,一定要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只有书读百遍阅历万千的孩子才更容易具备极强的适应性以及不断迭代的创新能力,才不会被教改的洪流所击溃、淘汰。
有很多阅读量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可能看不出有多大优势,最多是口才表达比较突出,初中阶段多以理科成绩较高的优势展现,但是到了高中读与不读的差距就会逐渐加大且特别明显。阅读量多、积累多的这类孩子显著特点就是“悟性高”“反应快”,同样的知识、同样的问题,他们明显理解更快、吸收得透、思考得深,在考试中更容易占上风,无论题干文字量怎么加大、怎么百转千回的提问,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审明白题,给出正确答案。而这种“软实力”是需要从小培养、在日日渐进的高质量阅读中获得的,在“会读书、读好书”的过程中培养的思考习惯和深度训练,并非一日之功。
孩子成绩是否稳定、能否接受专业的阅读能力训练,全部体现在父母是否有能力做好家庭教育上,无论怎样教育改革,孩子的考试形式、题型如何变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原则,关乎孩子后期的成绩与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眼下培养阶段前置、孩子的阅读培养年龄下探,要想孩子不会在中高考中被淘汰,小学阶段阅读养成优秀与否全取决于父母,得阅读者得天下。再往深一步讲,初高阶段试卷跨学科的特质明显,孩子的阅读也应是全面的全学科阅读,高考难题、偏题、变态题大部分和课本内容无关,多需孩子自己“领悟”,倘若有海量的阅读和广泛的见识,孩子能够结合生活作答、巧妙解题,岂不是更轻松,对于很多科目来说,阅读大量阅读才能有素材、抓套路,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打好各科基地,不让自己在每一场考试中落下风被淘汰,这也是教改后新人才所应具备的深层能力。